网站导航
低聚果糖是什么?
kaiyun官方网站下载
低聚果糖是什么?

  低聚果糖(FOS)又称寡果糖或蔗果低聚糖,是由1~4个果糖基通过β(2-1)糖苷键与蔗糖中的果糖基结合生成的蔗果三糖、蔗果四糖和蔗果五糖等的混合物。通常FOS聚合度DP=2~9,而聚合度高的DP=10~60个称为菊粉。

  低聚果糖几乎不能被蔗糖酶和麦芽糖酶分解,因此在人体胃和小肠内几乎不能被消化和吸收,而是立即进入结肠内被肠道菌群发酵。

  低聚果糖可选择性的增殖双歧杆菌,从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维持肠道健康。FOS被发酵产生的SCFA是其拥有润肠通便、增强肠道免疫、预防结肠炎等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FOS的促排泄效应有剂量依赖性,且其机制与乳果糖相似,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促进细菌增殖;②产生气体;③增加体腔渗透压或降低粪便pH;④吸收水分。

  ①低聚果糖有可溶性膳食纤维特性,在小肠中能形成胶状物质将胆酸包围,胆酸便不能通过小肠肠壁被吸收再回到肝脏,而是通过消化道被排出体外。于是,当肠内食物再进行消化需要胆酸时,肝脏只能靠吸收血中的胆固醇来补充消耗的胆酸,以此来降低了血中的胆固醇。

  ②由于低聚果糖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形成的双歧杆菌使低聚果糖分解而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和乳酸及其盐类。丙酸能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生成;醋酸盐能抑制肝脏中葡萄糖转化为脂肪。

  低聚果糖促进矿物质元素的吸收机制为:低聚果糖作为一种膳食纤维,具有结合金属离子的作用,在胃肠中可形成FOS-矿物质络合物,该络合物到达大肠后,矿物质被释放开来并使之更易于被肠道生物吸收。另外,低聚果糖分解产生的短链脂肪酸降低了肠道的pH,在酸性环境中,许多矿物质溶解度增加,其生物有效性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如磷酸钙)。

  低聚果糖通过促进肠道双歧杆菌增殖来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双歧杆菌对免疫系统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引起局部和整体免疫应答的特异抗原,另一方面可影响肠道黏膜免疫细胞群的数量及分布,并在免疫应答调控方面起重要作用。

  低聚果糖还可促进维生素B1、B2、B6、B12与叶酸的合成,进而提高人体新陈代谢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

  人群调查和人体摄入剂量研究资料表明,婴儿每日可耐受4.2g的FOS;男性一次摄入量≤17g,女性一次摄入量≤14g时未发生腹泻;当摄入量达到每日40g时,受试者慢慢的出现肠鸣音、胃肠胀气、腹部绞痛或腹泻。

  我国则允许FOS用于婴幼儿和孕产妇奶粉中,总量不超过6.45%;已批准的保健食品中FOS的使用量范围为4~30g/d。

  主要食物包括:黑麦、小麦、大麦、燕麦和洋葱、韭菜、芦笋、大蒜、菊苣、莴苣、洋姜、番茄等蔬菜,以及香蕉等水果。

  其中洋葱中FOS的含量最高,占干重的25%~40%。大蒜和菊苣中FOS的含量分别占其干重的25%~35%和15%~20%。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留意,现在很多营养补充、膳食纤维的产品配料都是低聚果糖,那么什么是低聚果糖呢?这个相对陌生的糖类添加剂是不是科技与狠活呢?对人体健康有没有损害?糖尿病的人能不能吃?

  低聚果糖是指在蔗糖分子的果糖基上通过B(1→2)糖苷键连接1-3个果糖基而成的蔗果三糖,蔗果四糖,蔗果五糖及其混合物,是一种天然活性物质,我们日常吃的很多水果和蔬菜中都存在。

  作为益生元中最为优秀的代表之一,低聚果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便秘、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脂和促进某些营养的东西吸收的功能,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对人体没有一点生理毒性。

  中国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进行的国内首次人体试食试验也表明:低聚果糖可促使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明显地增加,产气荚膜梭菌等有害菌群数量显著减少。

  在很多酸奶制品中都添加了低聚果糖,不但可以促进发酵乳的益生菌增殖,还可以为发酵酸奶中的活菌提供营养源,增强活菌作用,延长酸奶制品的保质期。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伊利、蒙牛、君乐宝等乳制品都添加了低聚果糖。

  低聚果糖的甜度为蔗糖的0.3-0.6倍,所以很多糖尿病患者根本不敢食用,可是营养师对大家说,低聚果糖难以被人们的身体吸收利用,能量值低,食用后既不可能会引起血糖上升,也不会导致肥胖,所以虽然口味甜但糖尿病患病的人能放心食用。

  医学营养治疗联合低聚果糖干预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有利于血糖控制,改善营养状况,从而促进患者生活品质的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低聚果糖,个体化营养干预,可有效强化其血糖控制情况,可优化患者的妊娠结局。

  调节免疫机能是低聚果糖的另一个重要生物学效应,这与低聚果糖能增加双歧杆菌有关。双歧杆菌细胞壁和分泌物可产生大量免疫物质,如免疫球蛋白,其阻止细菌附着于宿主肠粘膜组织的能力是其它免疫球蛋白的7~10倍!大量的双歧杆菌还能对肠道免疫细胞产生强烈的刺激,增加抗体细胞的数量,激活巨噬细胞的活性,强化机体免疫体系。

  [1] 郑建仙, 谢拥葵. 低聚果糖及对人体健康的推动作用[C]// 2007年益生元国际论坛.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发酵工业协会;食品科技编辑部, 2007.

  [2] 杨正梅, 卜友泉, 何瑞国. 低聚果糖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J]. 生命科学研究, 2004(S2):5.

  [3] 付萍, 冉陆, 李志刚,等. 低聚果糖调节肠道菌群作用的研究[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1998(5):4.

  [4] 贺婧, 郭延玲. 医学营养治疗联合低聚果糖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观察[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5(3):4.

  [5] 刘争艳. 低聚果糖联合个体化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 34(6):2.

  [6] 徐 进. 低聚果糖对肠道菌群、血脂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D].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998.

  说起糖,相信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它的甜蜜味道,但是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

  身体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引起身体负担,而有一种糖,虽然也叫糖,可和真正的糖却又完全不一样,它就是低聚果糖。

  我们生活中的所常见的木耳、海带、山芋、秋葵等,这些都含有水溶性膳食纤维,这就是低聚果糖。

  也来源于菊芋,从菊芋提取的它里边有一种多糖,叫菊芋多糖,然后用菊芋多糖继续发酵,就成为了低聚果糖。

  也是水溶性膳食纤维,不能被肠道消化酶所消化的一种碳水化合物,又被称为益生元,它生物甜度为蔗糖的0.3-0.6倍。

  既有蔗糖的纯正甜味性质,又比蔗糖甜味清爽,是低热量值得新型甜味剂,它不会被人体所直接吸收,只能被肠道里的有益菌吸收利用,所以吃了也不会发胖。

  低聚果糖作为复合益生元,促进益生菌的生长与繁殖平衡肠道菌群,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环境,帮助肠道吸收更多的水分,是许多便秘人士的通便神器。

  低聚果糖能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钙、铁的利用率,促进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以防止骨质疏松症。

  低聚果糖能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增值,使有益菌群在肠道中占有优势,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减少有毒物质的形成,对肠粘膜细胞和肝具有保护作用

  4. 低聚果糖的主要食物来源有哪些?富含低聚果糖的食物主要有:洋葱、菊苣、大蒜、香蕉、大麦、小麦、燕麦等。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指出:我国允许低聚果糖用于婴幼儿和孕产妇中,总量不可超过6.45%,已批准的保健食品中低聚果糖的应用限制范围是4~30g/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