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宁波日报社数字报刊渠道
新闻资讯
宁波日报社数字报刊渠道
2023-12-16 新闻资讯

  走进至源生态农场,一眼平畴,天边白水立青秧,河网、水沟、田埂将稻田分割成规整的方块,浓郁的田园风扑面而来。走近田边,三五成群的小鸭子四处奔驰,或跳起吃虫子,或在田埂吃草,或在田间清闲漫步。

  至源生态农场负责人于波正在辅导一群小朋友插秧,“农场共有530亩土地,其间500亩栽培水稻。”于波对笔者说。

  从大草原来到江南水乡,勇于应战自己的于波一开端在宁波当起了“鸭司令”,现在又创立了至源生态农场,圆他的生态栽培梦。

  于波是内蒙古赤峰人。“我和宁波有缘,2007年义无反顾来到这儿‘务农’,一晃现已13年了。”于波在扬州大学攻读硕士时,挑选的方向是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衍,结业后参加浙江省农科院首席专家卢立志课题组,进行“鸭的早熟与高产基因研讨”。2007年,镇海原江南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寻觅企业接班人,于波想把专业相关常识和商场实践相结合,毫不犹豫地从科研机构跳入“农门”。

  于波的决议引得亲朋好友共同对立。他的硕士生导师也屡次向他主张,研讨所的作业是个“金饭碗”,让他慎重考虑。于波告知家人和导师“乡村大有可为”,要将所学常识应用于实践和“实战”。“到榜首线立异饲养办法,加速现代畜牧业展开。”抱着这样的信仰,2008年,于波承揽了镇海江南家禽育种有限公司。

  打造全封闭现代化鸭舍、开发自动化刮粪设备……接手鸭场后,于波一展身手,工作欣欣向荣。完成生态饲养,一向是于波的方针。几年实验之后,2014年,于波总算开宣布绿色生态养鸭方式,该方式能最大极限下降蛋鸭饲养过程中的粪污排放量,加之完善的饲养污水处理技能,使蛋鸭饲养完全完成污水零排放。

  来到宁波后,于波一向探究无水饲养鸭子方式。几经探索,养鸭子不能离开水的传统方式被推翻,于波成为我市鸭子旱养的“领跑者”。2015年,全市水禽旱养技能现场会在镇海江南家禽育种有限公司举行,绿色生态饲养方式向全市推行。

  2014年,于波再次做出一个令我们“大跌眼镜”的决议,在持续办理江南家禽育种有限公司的基础上,他在沙河村承揽530亩水田,兴办至源生态农场栽培水稻。“其时许多人不理解,从饲养跨界到栽培,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全新的应战。”于波说,“但我信任,农业许多东西是相通的,我想测验生态栽培饲养,寻觅食物本真的滋味。”

  在至源生态农场,于波想到的榜首件事,就是将他的老本行——养鸭子和栽培水稻相结合。

  “以往的养鸭方法极易形成水源的污染,而水稻栽培又需求喷洒农药除虫除草,不可避免地形成农药残留。”走在田埂上,于波向笔者介绍,“稻鸭共育”生态农业技能这种返璞归真又参加科学元素的农作方式,既维护了水源,又确保了食品安全。

  “这50亩是‘稻鸭共育’生态农业技能实验田,也是一个小型的‘生态圈’。”于波指着一片稻田说,稻田为鸭供给足够的水、适量的食物以及休息的场所,鸭子“协助”水稻“消除”田间的害虫和杂草,一同为稻田添加水中氧气、供给肥料。“鸭子是一群‘好护工’,从水稻根部的杂草到叶子顶端的飞虫,都能‘拾掇’得干干净净。”于波说,实验田里的杂草比较其他水稻田显着少了许多,鸭子成活率高,长得也快。

  选用“稻鸭共育”技能的水田,稻谷产值比一般水田的产值低三分之一,但质量更为上乘。“生态稻加工成大米后,散发着一股‘老底子’的香味,煮起来满屋子飘香。”于波骄傲地说。农场栽培的首要种类为南粳46、宁84、秀水134。其间,“体现最好”的是南粳46,这个种类的“稻鸭米”晶莹剔透,口感柔软滑润。现在,于波为“稻鸭米”注册了“醉乡愁”商标,尽管每公斤16元的价格高过不少品牌大米,但销路不错。“本年疫情期间,我和镇海十多位栽培大户联手,面向社区建起团购群,现在‘稻鸭米’的回头客许多。”于波说。

  生态方式首战告捷后,上一年于波划出100亩稻田,进行“稻虾共育”方式的实验。笔者看到,田边挖出了宽1.2米左右的水沟。“现在小龙虾都在水底,早上或黄昏凉爽一点的时分,它们会爬到稻田里吃嫩草,而小龙虾的排泄物则是水稻的优质肥料。”于波介绍,“与水稻共生的龙虾,可以在必定程度上协助稻田除虫、除草、上肥、松土,而稻田也能为小龙虾供给足够的水和丰厚的食物,由此削减化肥、农药的运用,洁净的成长环境保证了小龙虾与水稻的安全,完成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三赢,是当之无愧的绿色农业。”

  于波心中,一向有一个休闲农业梦。“打通一二三产,农业的附加值才干提高。”于波说。但许多朋友给他泼冷水,“生果采摘才合适展开休闲农业,就你500多亩水稻田,难!”

  于波敏锐地观察到,这些年,宁波商场对小龙虾的需求逐渐扩展。宁波人爱吃小龙虾,但简直找不到地产货。上一年,于波在100亩水稻田里放养了200公斤小龙虾种苗。

  “上一年没经历,小龙虾的产值不高,只能说保本。”于波说。本年,小龙虾给他带来了“惊喜”。“疫情缓解后,不少人向我主张,农场可以测验展开钓小龙虾的项目,我以为这个主见很好。”于波和工人一同整理田埂,在周边种上花草,给游客准备好遮阳伞、钓具、板凳和饵料。历来钓小龙虾的游客每人收取20元门票,钓上来的龙虾称重后,游客可按市价买走。游客钓小龙虾的热心大大出乎于波的意料。“一下就火起来了,每到周末,田埂边坐满了钓小龙虾的人。”于波说,最多一天,农场涌进300多位钓小龙虾的游客,光门票收入就超越6000元。

  本年,每亩水稻田可捕捉小龙虾50公斤左右,亩产值超越2000元,加上钓龙虾的收入,小龙虾的收益开端超越水稻。“副业超越主业,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于波说,跟着饲养技能的老练,下一年小龙虾亩产值如果能打破75公斤,那收益就更可观了。

  小龙虾“蹿红”的一同,在稻田里吃青草和虫子长大的水田鸭,也遭到顾客的喜爱。尽管价格是一般鸭子的3倍,但仍有不少“吃客”专程来农场买鸭子。

  于波经过调配栽培油菜花、在田埂上栽种马鞭草等,来提高农场的“颜值”。每年夏天,于波以农田为纸、水稻为颜料,经过新种类五颜六色稻,在水稻田上“绘图”。他先从电脑上下载图像模板,用九宫格方式固定结构,并在每个点执行好标尺,再将之搬到稻田。水稻栽培时,需先在30亩水稻田上插好稻秧,再下田勾勒结构,用深红色和黄色水稻禾苗逐个替换栽培。

  美丽的环境,加之特征产品,至源生态农场得到不少企业的喜爱,纷繁来这儿搞团建。“在朋友的主张下,我还在田埂边架起了土灶,供给更完善的服务。”于波说。

  “‘五谷为养、臻本至源’,下一步,我还将坚持生态定位,出产优质的大米、鸭子和小龙虾,一同美化农场,使环境更好。”于波期望以“水稻”为主线,持续推出水稻画、稻草人、油菜花等主题参观农业,打响生态稻的品牌,使农场成为休闲参观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