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调料界的“老干妈”:一包利润仅8分却年销28亿还坚持不上市
kaiyun官方网站下载
调料界的“老干妈”:一包利润仅8分却年销28亿还坚持不上市

  大家都知道,很多企业在做大做强之后,大部分会选择上市。因为上市能带来融资,使企业的发展拥有充足的资金基础。但上市其实有利也有弊,有的企业在上市之后慢慢地变成了一味地“圈钱”,最后越陷越深,甚至把自己给“作死”了。所以,在商界,也有一些企业是从始至终坚持不上市的,它们本身的发展状况非常好,利润很高,所以也没有上市的必要。像老干妈、华为、农夫山泉、扬子江药业,就都是坚持不上市的企业的代表。

  小编今天要说的这家企业也坚持不上市,虽然它所经营的产品非常不起眼,利润也非常微薄,不像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但它却一直坚守着不接受投资、不向银行贷款、不上市的传统。这家企业就是王守义十三香集团。

  众所周知,王守义十三香能够说是家家户户都用的到的“国民调料”,不管是做菜、包饺子还是炖肉等等,用上一点十三香就会变得格外鲜美可口,几乎可以说是“万能调料”了。而它的创造者也就是大家在十三香的包装上看到的那位和蔼的老人——王守义。

  王守义当初为了养家糊口,依靠从家里传下来的秘方,在调味品领域辛苦耕耘了数十年,如今他的企业已经成了国内非常知名的调味品行业的佼佼者,而王守义也成了非常成功的企业家。虽然王守义拥有亿万身家,不用再为生计担忧,但他却非常低调质朴,每天都是粗茶淡饭,和普通人一样。并且,他对员工也非常亲切,他曾说过,进了十三香,大家就是一家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时,国内发生了一场饥荒。当时,王守义从爷爷那里继承了十三香的配方。这个配方是其祖先在宋代发明的,曾使其家族获得过很大的成就。

  王守义的祖先曾做过官,非常擅长烹饪。后来,他的祖先辞了官在河南开封开了一家名叫兴隆堂的药铺。公元1101年,兴隆堂推出了一种秘制调料,由于口味独特,很快就出了名。后来,这个秘制配方被引入宫廷,被皇室专用,一般百姓连味都闻不到。王氏家族也凭借这一配方成为了当地有钱有势的家族。

  然而,在晚清,由于战争,王家开始衰落。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大饥荒的时候,王守义一家已经很拮据了,经常连饭都吃不饱。王守义的爷爷去世前,把配方给了王守义,不仅让他依靠秘方养活家人,还让他把秘方发扬光大,重振家族辉煌。

  起初,王守义并没有立即重视这个配方,毕竟当时他连饭都快吃不上了,更加不用说买香料了。几年后,王守义想起了这个配方,于是他开始尝试用这个配方制作十三香。

  后来,王守义就每天起早贪黑的挑着担子出去叫卖他的十三香。凭借独特的味道,王守义的十三香很快就受到大家欢迎,生意也慢慢变得好。为了信誉,王守义想出了在每包十三香上盖章的方法。再后来,印章就变成了王守义自己的头像,并一直延续至今。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王守义终于攒下了一些钱,在家乡盖了一所新房子。到改革开放后,王守义和儿子张银良办起了家庭小作坊,用一百元开始创业,成立了十三香调味品厂。当时,王守义带着孩子们一起制作十三香,然后去市场上固定的地方摆摊出售。那时,王守义的生意非常好,但也非常辛苦,王守义和孩子们每天都忙到很晚。而孩子们也非常懂事,一直尽心尽力地帮助父亲摆摊。

  就在这种不懈的坚持之下,王守义的十三香越来越出名,很多人都慕名前来购买。赚到一定资金后,他便开始购买更多的机器并扩大生产。

  1998年,王守义十三香集团正式成立。在新机器和人力的帮助下,公司的销售额在短短一年里翻了一百多倍,达到4亿元人民币。第二年九月,公司申请注册“十三香”商标。此后,十三香集团的业务就开始呈指数级增长,十三香不仅在中原地区成了非常畅销的调料品,还慢慢扩展到了全国别的地方,在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都设立了销售点,建立了覆盖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

  随着公司发展的风生水起,很多人都登门劝说王守义接受别人的投资,以加快企业的发展。甚至有银行主动求王守义跟他们贷款,但王守义都拒绝了。他认为做生意就是要脚踏实地的,有多少钱就做多少生意,不急于求成。

  发家致富后的王守义在生活上依旧非常低调质朴。他总是戴着帽子,穿着布鞋,如果你不认识他,绝对想不到他是个亿万富翁。2003年,王守义去世了,他的工厂被三个儿子接管。

  如今,王守义十三香集团已发展成我国最大的纯天然调味品生产企业之一,而王守义辛苦打下的家业已经传达了家族第三代王太白手中。作为王守义的孙子,王太白对这份重担很看重,因为这是爷爷传下来的手艺,不能在他这一代手中没落。

  靠着一包利润只有8分钱的调料,做到年收入28亿元、年利润达3亿元、纳税超3亿元,着实令人赞叹和钦佩。而王守义所坚持的不上市、不融资的经营理念也令人心生敬意,可以说,王守义是一位真正的实业家。不知道大家对十三香有什么评价呢?做菜时会不会经常用到它呢?欢迎各位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