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2019国内外教槽料发展高峰论坛印遇龙、吴德等20位大咖集体亮相!
kaiyun官方网站下载
2019国内外教槽料发展高峰论坛印遇龙、吴德等20位大咖集体亮相!

  原标题:2019国内外教槽料发展高峰论坛印遇龙、吴德等20位大咖集体亮相!

  岳麓山下、橘子洲头,6月19-21日,第八届国内外教槽料发展高峰论坛将汇聚业界行尊翘楚齐聚长沙普瑞酒店,一同探讨“无抗饲料、健康养殖”的可行性方案。与此同时,主办方赛尔传媒&万选通还将联合教槽料企业一同发起“无抗教槽料联盟”特别活动,向行业发出落实无抗饲料的倡议,并号召全行业将无抗事业进行到底。

  陕西省旬邑县人,党员,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司级研究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畜牧、饲料工业行政立法、行业管理、技术推广、杂志编辑出版、政策信息研究、行业宣传等工作。历任农牧渔业部畜牧局副处长、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处长、湖北省潜江市委副书记、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犬业协会秘书长、法人代表,中国畜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养蜂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等。

  印遇龙 院士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上海梵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特邀

  1997年获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皇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猪氨基酸营养代谢与调控”的研究,在其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率领团队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一区和IF3.0SCI论文90多篇),主编中英文专著4部,参编11部。

  猪氨基酸的营养功能的基础研究获2013年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仔猪肠道健康调控关键技术及其在饲料产业化中的应用”获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畜禽氮磷代谢调控及其安全型饲料配制关键技术探讨研究与应用获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猪饲料养分回肠末端利用率及有效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获199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猪鸡营养参数及配方新技术研究”获199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5年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并取得动物营养与饲料博士学位,之后加入奥特奇担任单胃动物技术经理;2017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进修,从事猪营养与管理的博士后相关工作;2019年加入安迪苏担任技术经理。

  饲料饲养技术顾问,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领域的知名专家。现任广州立达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2012年7月-2015年9月任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动物营养与饲料中心主任,曾在南京农业大学获得畜牧学本科学位,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得动物科学硕士学位;1997年至2000年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担任谷物系饲料专业助研并获得饲料学博士学位,主要是做猪、鸡、牛、鱼和虾饲料的加工工艺及应用,其中 1998和1999年夏天在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从事虾的营养和饲料加工工艺研究;2000年至2002年在美国爱达荷大学从事水产饲料博士后研究,主要是做虹鳟鱼和虾的营养及饲料加工技术探讨研究;2003年至2011年在美国大豆出口协会担任饲料技术主任,主要是做大豆产品的研发及其在猪、鸡、牛、鱼、虾、狐、貉、水貂及兔饲料中的应用。曾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6篇和文摘69篇,在中国饲料、畜牧及养殖杂志上翻译和发表实用畜牧与饲料科技文章约 200 余篇。

  陆扬 副研究员 上海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上海汇楠生物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博士,上海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是做动物健康养殖相关研究。2009年在南京农业大学获得动物营养学博士学位。先后在2008年和2016年在加拿大农业部农业农食品研究中心和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动物科学系访问学习。曾主持完成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猪粪N2O微生物排放机制及调控研究”和上海市市级农口系统青年人才成长计划“猪场沼液N2O排放的微生物机制及调控”。曾参与完成了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标准化畜禽和水产养殖产业关键技术提升与示范-生态床养猪模式的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和应用”,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标准化大型养猪场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示范”和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畜禽福利养殖关键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妊娠母猪及仔猪的福利养殖营养调控技术探讨研究”等项目。现主持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功能性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开发应用与推广”,并参与农业部的“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点监测”项目和上海市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生态养殖环境控制技术专业组的工作。

  Alberto Morillo Alujas先生是一位既具有多年猪兽医、营养领域咨询经验的专业方面技术顾问,同时又具备在大型猪场整体运营经验的专业管理人士。

  他曾在德国拜耳公司作为兽医咨询和营养顾问工作15年,也曾在美国斯密斯菲尔德的位于东欧的猪场做过5年的生产总监。目前他回到西班牙,在自己创建的Test and Trials 公司工作,专门为饲料企业、兽药企业、养殖公司进行农场的产品测试、研究型试验和技术开发业务,定位于做企业“研发的研发”、“技术的技术”。大量的动物试验工作让他和他的团队非常了解真实的动物生产数据和实际效果,从而给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他和团队近年来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和国际会议报告,展示其对仔猪用药、原料选择、抗生素替代等方面综合措施的研究,特别是针对仔猪的免疫力提升和死亡率降低领域。

  梁运祥 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河南金百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现任河南金百合生物首席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微生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农业部微生物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武汉)常务副主任,主持了多项国家“863、973”项目子课题,国家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武汉市城市合伙人,湖北省真菌学会委员,生物工程杂志理事,武汉环保产业协会理事。

  长期从事发酵工程和农业应用微生物、动物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及微生物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微生物技术与产品的开发及其在资源利用、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的应用,在水污染治理、微生物发酵饲料、秸秆生物转化、生物肥料等方面工作形成了特色,具有比较强影响。曾获10多项国家技术专利。

  好实沃技术支持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和荷兰Wageningen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师从计成教授、谯仕彦教授。曾在中国农业大学、台湾大成集团工作,长期从事饲用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应用体系建立等研究,对饲料减抗、替抗和降锌等有大量实践性研究,积累了较多经验、成熟方案,善于将乳酸菌与动物营养、饲料配方相结合,协助饲料畜牧企业解决现阶段面临的无抗、低锌和动物肠道健康等实际问题。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所长,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指导教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分会副秘书长,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与饲料分会副理事长,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省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留学加拿大奎尔夫大学。现任北美动物科学学会、加拿大繁殖学学会会员、中国动物营养学会理事。现任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

  1995年7月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获得动物营养专业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0年7月,获得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2012年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工作,历任动物营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广东新南都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09年-2012年被聘为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在猪与黄鸡营养需要、肠道营养调控、有机微量元素应用技术等方面有独特见解,成绩非常显著。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十余项;2012年9月-2015年10月,播恩集团技术副总裁;2016年2月-10月,正邦集团技术中心总经理;2016年11月-2018年7月,海大集团预混料板块首席技术官。在职期间均显著提升了所在企业的产品竞争力;2016年10月-2020年10月,受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动物营养应用技术委员会副主任;2018年8月加盟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任饲料研究院院长。

  Anja Fiesel 于2016年在德国吉森大学(JLU-Gießen)获得动物营养学博士学位。从硕士阶段开始,Anja就始终专注于植物性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深谙植物性饲料添加剂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2015年,Anja加入地绿康,成为区域经理,负责地绿康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及希腊的业务发展。凭借在技术和应用领域的丰富经验及深刻洞察,2018年4月,Anja正式出任地绿康猪产品线产品经理。

  报告课题:《提升仔猪营养利用效率——无抗环境下的仔猪整体应用营养解决方案》

  80年代初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并留校任教,获英国利兹大学动物营养生理系硕士和博士学位;80年代中期,在爱丁堡大学跟随英国著名动物营养学家Colin Whitemore 教授从事近两年的博士后研究;80年代后期,担任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及国家和湖北省动物营养研究课题,发表二十余篇论文;2000年,加入中国普乐维美集团担任首席技术官;2012年起担任嘉吉预混料营养饲料企业业务技术研发高级顾问,对仔猪肠道健康及无抗应对策略有着丰富经验和深刻的理解。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禽健康养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主要是做生猪健康养殖营养调控研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自然科学)一等奖6项。近5年以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36篇,授权专利5项,出版著作(译著)2部

  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饲料安全与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任“鸡营养评定、代谢与调控”创新团队骨干专家。主要是做饲用酶制剂与生物发酵的研究工作,在优秀产酶菌株筛选、酶制剂固态发酵制备和酶菌结合制备固态生物发酵饲料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主持多项国家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948项目1项,主持中国农业科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2项;承担973项目“畜禽肉品质性状形成的营养代谢与调控机理”中子课题的研究,承担农业行业科研专项课题2项等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康德权包膜饲料添加剂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农业大学遗传育种硕士,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基因工程博士。加盟康德权以来,主要是做包膜饲料添加剂研发与应用研究,历任研发部经理、技术服务部经理、海外市场服务经理和技术服务总监,现任康德权包膜饲料添加剂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副院长,侧重于动物肠道健康调节与肉品质调控、包膜饲料添加剂质量评价和无抗替代技术探讨研究。累计发表国内外学术研究2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8项,入选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参与和主持多个政府资助项目,参研项目获“大北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

  2015年-至今,北京汇智邦创始人,为饲料和养殖公司可以提供饲料产品研究开发、产品营养标准及服务体系建设咨询;为打造营养服务团队教练式培训;为饲料营养相关这类的产品测试提供应用方案设计;2006-2015:独立营养师,赵博士(北京)健康营养工作室,偕同欧美实战专家一道,为饲料及养殖公司可以提供营养等综合技术解决方案;2000-2005年:担任比利时英伟集团中国区农业首席技术官;1998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所学专业为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从业19年来,坚持为终端养殖者创造价值,为终端消费的人提供健康畜产品的营养观,践行系统全程健康营养设计理念,积累了丰富的定制营养实践经验;同时在畜禽及反刍饲料产品贴近市场需求定位方面实战经验丰富。

  1988年毕业于华中农大首届饲料专业,1996年硕士师从刘筠院士。近二十年时间,在印遇龙院士领导下,开发了无抗、低锌、低铜系列饲料添加剂,不仅成功实现养殖全程“无抗低锌低铜”,而且生产成绩更优,确保食品安全,为2020年1月1日国家禁抗禁用高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动物营养博士,湖南农业大学兼职教授。先后在正大康地、英伟集团从事研发工作,现为湖南百宜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个人重点工作主要围绕猪用教乳料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与技术推广,行业与企业技术平台模式创新等方面展开。

  一、技术专利突破推动技术革新。围绕教乳料展开技术攻关,在传统二次制粒基础上,创新了“一次膨胀,二次低温制粒”高档乳猪料新技术,“百宜教槽料,猪妈妈的味道”受到广大养殖户的赞誉,百宜牌教槽料销量从单月50吨上升到3000吨,技术成果授权15项国家专利。

  二、提出“好产品是不需要服务的”全新产品理念,致力于通过教乳料专业代加工平台和核心技术的孵化输出,为126家饲料公司进行了猪用教槽料等产品配方设计及市场推广顾问服务。

  三、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项目导师合伙制”,通过成立湖南生态养猪技术研究院,学校和企业一同搭建为导师专家和学生合伙创业的新平台,提出1个院士+100个博士+1000个规模猪场+1000万头生猪的精准营养思路,让技术孵化真正向产出转移,让技术成果真正推动养殖进步。

  奥格生物集团首席技术官,中国饲料重金属减排学术领头人。孙安权先生早年留学于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多年来一直从事于本行业的研究与管理工作,师从国际知名霉菌毒素之父 Tim Philips 教授及电化学教授、螯合微量元素之父 Robert Holward ,获得实用型技术真传,掌握国际领先的行业技术。孙安权先生是中国饲料行业重金属减排首席科学家,奥格生物理想微量元素模型发明者与践行者,同时任中国有机硒产业联盟副理事长。

  孙安权先生带领团队研制的新型高效蛋白硒产品——喜来硒,开启了硒营养新革命的热潮。该产品技术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生物利用率高,安全性好(蛋白硒毒性为酵母硒毒性的三分之一),并且高度水溶,使用起来更便捷。大量研究及应用数据表明,喜来硒对动物健康生产具备极其重大意义,速效抗应激、高效抗病毒,效果非常明显。孙安权先生同时从事多项跨界学术研究:烟草降焦,生殖医学,皮肤医学,并取得丰硕成果。

  中粮集团、大北农集团、铁骑力士集团、特驱集团、深圳金新农、双胞胎集团、禾丰集团、湖南九鼎集团、唐人神集团、海大集团、播恩集团、正邦集团、绿赛集团、山东大信集团、深圳比利美英伟、佂泰集团、巨星集团

  赛尔传媒&万选通、《赛尔养猪市场》、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新饲料传媒、饲料工业杂志、猪e网、搜猪网、中国种猪信息网、博亚和讯、畜牧大集网、爱猪网、中国养猪网、畜牧人、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兽医导刊》、中国饲料添加剂信息网、国际畜牧网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