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可爱的迷你“烤乳猪”你吃过吗
产品中心

可爱的迷你“烤乳猪”你吃过吗

2024-01-23 配合料
产品介绍

  近日,一位从我国香港移居加拿大的学生发来一条消息,说在异国他乡尝到了“儿时的记忆”——猪笼饼,很是高兴。同时还发来一组照片,让我有机会细细端详猪笼饼是什么模样。

  这是一种制成猪仔外形的饼,由于经过烘焙,表面呈焦黄色,油亮亮的,酷似迷你烤乳猪。据说,内里有莲蓉馅,甚是美味。另一个特别之处是,这些猪仔饼一个个被装在小竹笼里,竹笼边还装饰着粉红色的蕾丝花边,好不可爱!正因为如此讲究,猪仔饼就成了猪笼饼。

  最早的猪笼饼是用做月饼剩的料制成的。旧时香港经济并不那么景气,连中秋吃月饼都是一项奢侈享受,对于普普通通的家庭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于是就有了“供月饼会”,可以分月付款。凡是加入“供月饼会”去购买月饼的,就会赠予一份小小的礼物——猪笼饼。

  因为猪笼饼是用月饼余料做的,所以通常没有馅,只是加了一些白砂糖,搅匀之后烘焙而成,成本并不高。但是,因为有了甜味,又有了香味,所以孩子们很喜欢。时至今日,我们所见到的猪笼饼已属特别制作,与旧时不一样,内含馅料,那些小竹笼有时也会变成由塑料条编织的笼,五颜六色,令人喜爱。

  猪笼饼可以可以称为香港利用食物余料进行创新的一个代表作,不但保护了可贵的资源,还增添了意外的惊喜。

  20世纪初,面包在香港刚开始流行,生意平平,天天都会有卖不掉的剩余面包,愁煞店主。到了20世纪50年代,有师傅试着将各种剩余面包搅碎,再揉和起来重新烘焙,出品了一种新的面包。为了与其他面包区别开来,其形状似橄榄球,表面还有几条浅色斜纹,里面还加了一些椰丝,售价比较便宜,很受大众欢迎。因为是由各种面包混合制成的,就像调制鸡尾酒那样,于是被戏称为“鸡尾包”,居然得到了社会公认。

  香港另一种知名小吃碗仔翅,最早也是食物余料再利用的成果。那时候,经营鱼翅的酒楼、饭店办完婚宴后,常常会有剩余的料和汤,于是人们就想方设法将其利用起来,在汤料中加入粉丝、肉丝、木耳等,做成另一种美味小羹,将其置于小碗内供人食用,鱼翅量少但风味尚佳,因此被称为“碗仔翅”。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慢慢的变多人认识到鱼翅背后的血腥捕杀问题,于是食鱼翅者大量减少,同时碗仔翅也不会再使用真正的鱼翅余料,而是以代用品制成。以粉丝、鸡丝、香菇丝、木耳丝、笋丝等为原料,着泥后成羹,仿若鱼翅汤,一样满足了味蕾。

  由以上个别事例可知,香港人对于食物余料的再利用很有心得,也很有成就,绝不肯轻易浪费一点,这充足表现了对于农渔劳动和自然界所给予的敬重。

  至于大规模利用食物余料,应属近年来相当火热的“惜食堂”了。诸如街市卖剩的蔬菜、临近保质期的罐头食品、酒楼饭店用剩的食材等,都会被“惜食堂”收集起来,然后聘用厨师专门加工成各种美味盒饭,供应给有经济困难的人士,尤其是孤寡老人。

  这是一项带有公益性质的事业,对于余料制成的盒饭,“惜食堂”决不马虎,甚至郑重其事,请来明星做广告,张学友、王祖蓝、谢霆锋、张智霖、黄子华等都曾为“惜食堂”做过宣传,给人以特别的尊重和体面。香港首富李嘉诚也大举投资上千万港元,将此视作一项重要的慈善活动,还亲临“惜食堂”与老人们一起用餐。在社会同心协力下,“惜食堂”越办越兴旺,初时每天只供盒饭20份,而今已达到每天12000份之多。

  将食物余料转化为创新食品,安全和卫生如何保证、营养和风味怎么来实现,都是大问题。恰巧我在大商场里见到了一台“惜食堂”的食物捐赠机,对食物捐赠有明确指引,如食品有效期或最佳食用期须在4周及以上、各类干货须有密封包装且未拆封等;凡是已开封、包装膨胀、过期、需冷藏、易变质,以及乳制品、液体类等,则一律谢绝。

  可见,余料利用仍有严格把关。首先是仔细筛选,排除过期、变质、受污染的余料;其次是卫生操作,操作者须持有健康证书,操作时须有卫生保障;再次是创意制作,不是简单了事,而是反复试验,反复试味,直到自己也能接受、喜欢。

  食物余料的利用和创新体现了绿色环保意识。每当端午或中秋过后,总会有不少食物余料,如何用好、用得称心如意,都值得格外的重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不仅是感叹,更应该是行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